中国喜神和合二仙_中国婚礼杂志社

中国喜神和合二仙

2021-12-22 17:36:33  浏览:1096  作者:编辑部
中国喜神--和合二仙(任县双篷头的啊)诞辰:六月二十九 神职:中国喜神、婚姻之神 宝物:荷、盒 邢台任县双蓬头村在唐朝前称双凤...

中国喜神和合二仙

中国喜神--和合二仙

(任县双篷头的啊)

诞辰:六月二十九 

神职:中国喜神、婚姻之神 

宝物:荷、盒 


      邢台任县双蓬头村在唐朝前称双凤村,是因地形得名的。到了唐朝贞观年间,此村出了“哼哈”二仙,从不梳头,村名也以双蓬头传开来,沿用至今。 

      据传,当时留垒村有一名孤儿叫石德,家庭贫穷,给地主放牛拾柴火。偏巧,正南三里的双蓬头村也有一位与石德命运相同的孤儿,叫寒山。他们俩经常一块放牛放羊拾柴,感情深厚,亲如兄弟。 

那时,这一带是大陆泽南端,经常发大水,河流纵横,长满荷花。寒山石德吃不饱,饿了就挖莲藕、摘莲子、捉青蛙,然后高兴地抱在一起哈哈大笑。每当他们开怀大笑时,就会刮起一阵旋风,聚来一堆柴火。他们用柴火把那些东西烧熟,就痛痛快快地大吃起来。 

      地主觉得此事稀奇,很想看个究竟,就带着几个人向他俩走来。他俩以为地主又来打他们了,于是就拿起莲蓬、白藕和青蛙,向东南方向跑走。他俩越跑越快,脚下竟升起一朵彩云,载着他们上天去了。家乡的人们为了纪念他们,就把他俩跑过的小路称作“神仙路”,并为他们修庙塑像,称“荷蛤二仙”。又因他们常在一块开怀大笑,所以又称他们为“哈哈二仙”。  


       和合的本义,系指《周礼地官》“使媒求妇,和合二姓”之句,意思是作媒求亲,将两姓男女,撮合在一起,和睦生活。谁知“和合二仙”深受广大民众欢迎,与福寿等神,成为吉祥如意的象征,已大大超出婚姻和合的意义。  

      以后,二人又辗转来到苏州西枫桥镇妙利普明塔院。寒山当了寺院住持、拾得为寺僧以后,此寺就更名为寒山寺。 

唐朝天宝年间,张继赶考落第,夜宿枫桥寺,写出脍炙人口的《枫桥夜泊》一诗,更使寒山寺名扬天下。寒山无山,寒山有寺。寺虽不大,但钟声飘洋过海传异域;高僧虽少,但信徒异常崇拜。甚至传说拾得去了日本,在日本盖了拾得寺,与苏州寒山寺遥相呼应。 

      “和合二仙”如泣如诉的兄弟情深,使多少游子肝肠寸断。“和合二仙”的传说,越传越神。有人说他们是文殊、普贤下凡,所以经常眉开眼笑,至今已成为民间的笑神、福神、喜神、吉祥神。两个胖胖的仙童,一个红缎绿裤,手举一朵绽放的荷花;一个绿缎红裤,手捧一圆斋盒。两人都头梳丫髻,嬉笑颜开,活泼可爱。正是:和气乃众合,合心则事合。世人能和合,快活乐如何? 

寒山拾得行为疯癫,似僧似道,似仙似隐,或隐卧洞窟,或飘逸山颠,独吟山林,满口呢喃,没有一点人间烟火气。卖疯僧呆,故弄玄虚,相对言笑,互相拥抱,笑做一团,和谐好合,亲热无比,包含祥机,近仙杂儒,颇有灵光。 

寒山的诗,描绘林泉景色,讥讽世态炎凉,警励流俗,既能反映社会生活真实,又隐含着超尘脱俗,有空灵感。寒山其诗,直追陶渊明,睥睨千古,虽是白话诗,看似平淡,明白浅露,但针砭时弊,一针见血。   


      清《四库全书》有寒山子诗集二卷,丰干拾得各一卷。他们被誉为“诗菩萨”、“诗僧”。一般读书人常常仿效拟和赠唱。康有为吟诗赞道:“钟声已渡海云东,冷尽寒山古寺风。勿使丰干又饶舌,化人再去不空空。”胡适也对寒山的诗推崇备至。


评论区

共 0 条评论
  •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,赶紧来抢沙发吧~

【随机内容】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