婚俗:物质从简到过于重视 多元化自由选择成趋势_中国婚礼杂志社

婚俗:物质从简到过于重视 多元化自由选择成趋势

2021-12-22 07:50:15  浏览:944  作者:编辑部
“五十年代一张床,六十年代一包糖,七十年代红宝书,八十年代三转一响,九十年代星级宾馆讲排场,二十一世纪特色婚宴个性扬。”短短几句话...

“五十年代一张床,六十年代一包糖,七十年代红宝书,八十年代三转一响,九十年代星级宾馆讲排场,二十一世纪特色婚宴个性扬。”短短几句话形象地总结出国人65年的婚俗变化,随着时代的变迁,婚庆方式随着社会的变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从相对一统德模式走向多元化发展。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邢莉梳理了建国以来的婚俗变迁,她认为,多元化的自由选择是现代婚俗的最大特点,但是受到商品大潮的影响,有些年轻人过于重视物质需求。

婚俗:物质从简到过于重视 多元化自由选择成趋势

50年代到文革前 婚礼婚俗简单简朴

问:您认为建国65年来,婚俗婚礼的变迁可以分成几个阶段?

邢莉:中国是农耕大国,特别需要婚礼,而且也非常重视婚礼,把婚礼作为一个大事儿来办。从传统文化角度来说,婚礼是能够延续后代的重要标识。

婚礼是一种仪式,是人生阶段的一个过渡。人类学中把它叫做一个神圣的阶段,因为通过婚礼的过渡,人成立了家庭,家庭是社会的细胞,而对于两个人来说,构成密切的夫妻关系,不仅是个人的事情,,两个家庭之间会建立一种姻亲的关系,甚至包括亲戚圈,朋友圈的重新建立,这也是社会网络的重建。人是文化的人,婚姻夫妻关系需要通过这样的公众的文化场合得到认可。通过婚礼仪式新郎新娘完成了社会角色的过渡,少女会变成媳妇,进入为人妻的角色,然后认可男方的父母为父母,这都是重新建构的人际关系。这种关系要通过这样的场合来认定。,建国65年以来,我觉得婚俗、婚礼可以分成三个阶段。从50年代到文革之前是一个阶段。

问:50年代到文革之前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什么?

邢莉:因为我在北京城里长大,大大小小的婚礼也见过不少,50年代的婚礼仪式虽然有认可的公众场合,但我认为都比较简单、简朴。

我经历过那个时代亲戚的婚礼,完全没有古时候《周礼》里面的六礼仪式。但是新郎新娘尽量穿新衣、换新装,比如说新郎会穿中山服,新娘也不见得穿唐装,但肯定是新衣,他们胸前会戴上两朵红花,大红花是个标识,作为新主角的标识。有的新人还会给大家发喜糖,有的新人还会对父母行礼。但大多数没有拜天地的过程。

50年代的初期,我在北京鼓楼大街看见过婚礼的花轿,也有撒枣、撒栗子、甚至撒五谷杂粮的习俗,坐花轿的习俗很快就消失了。有的婚礼没有花轿,但是在婚礼场合会出现乐队,是的西队,不是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的吹唢呐的那种。但也像坐花轿习俗一样,瞬间就消失了,延续的时间不长。不是农村的唢呐等组成的乐队。但消失得也很快。

这个时代的婚礼一般单位的领导会出席,婚礼主持一般由单位领导或者亲朋好友,不像现在会有婚庆公司的司仪主持。

问:50年代普通人家结婚的成本是多少呢?

邢莉:这个不太好计算,城市里分阶层,有不同的家庭状况,所谓比较富裕的家庭,可能会给女方买一点礼物,那也就是几百块钱。送的礼品也比较简单,送首饰的有,比较少。

送礼品主要包括脸盆、手巾、衣服料子,有点绸缎或者是有块布料,都觉得是很好的东西。房子方面,若果是普通家庭,新婚夫妇能有一间自己的房子住就是很不错的家庭。

文革时期结婚送礼都送毛泽东像章

问:文革时期的婚礼有什么时代特征呢?

邢莉:文革时期我觉得婚礼更趋于简化,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,具有鲜明的毛泽东时代的烙印。

先从服饰来说,那时大家最喜欢解放军的绿军装,但正规绿军装很少能有,所以大家都会穿仿绿军装的衣服。我有个同学就在婚礼上穿了这么一套衣服结婚,他觉得这是件特别光荣的事。

礼品方面,印象最深的就是毛泽东像章,各种质地和大小的毛泽东像,石膏、铁质、纸质、金属质地……那时大家都在收藏毛泽东像章,看谁的毛泽东像章的样式最多、最新颖,甚至还会互相交换,结婚时候送的最多的也是这些像章。

婚礼上,双方单位的领导和同事都会参加并表示祝贺,新郎和新娘一定要准备几斤喜糖分给大家吃。亲友可以在一起吃饭,去饭馆的也有,但是比较少,大多数是在家里做几桌子饭,有条件的,有的送像章,不是所有祝贺的人都能到家里吃上这桌子饭,亲戚要吃饭。

那时生活不富裕,所以鸡鸭鱼肉这样的大餐,只有在婚礼仪式中才能吃到,比如会有四喜丸子,表示吉祥和庆贺。

相比于现代婚纱照 过去结婚照只是简单合影

问:结婚彩礼方面有什么样的变化?

邢莉:因为我在北京长大,彩礼多少取决于家庭的生活状况。比较富裕的话,彩礼会给到一两千,这已经算比较多的,而且比较少有。

一般平民、市民的家庭,还是会给一些生活用品,比如说服装、枕头、枕套、脸盆、梳洗用具、饭锅等等,也有的家庭会送手表、缝纫机,自行车,音响,即当时的四大件。80年代初期有了小电视。

不管什么时候结婚,一般都要有婚照,这个非常重要,新郎、新娘去照相馆照的那种简单合影,是黑白的,但是一般都去照相,新婚纪念照,这是必然有的,这是很重要的礼仪环节,照片要送给亲戚朋友。有的也有集体照。

文革时期后来有的家庭有小相机,但一般还是要到照相馆照相,特别是领了结婚证之后,一般都要到照相馆照结婚照,照片也不很大,不是现在新娘穿得千姿百态的婚纱照片,那是候绝对不可能有。婚礼也是社会地一面镜子,那时候,扫“四旧”,女孩子连裙子都不能穿,穿裙子就是“资产阶级小姐”,所以结婚照为了赶那个时代的时髦,最好穿绿军装,没有穿的很羡慕这样的照片,当然穿绿军装也大都是借的。那是一个时代的标记。

现代婚礼的特点是多元化自由选择

问:您认为近些年,即现代人的婚礼较之过去最明显的变化是什么?

邢莉:现在婚礼的变化非常大,婚礼的仪式越来越繁琐,参加婚礼的人群也越来越扩大。当然还包括男女择偶的标准也趋于多元化,总而言之在婚礼的仪式方面出现了自由选择,进入了多元化的阶段。

所谓的自由选择多元化的阶段,一是说从趋向来看,大家越来越重视婚礼,从选日子开始就重视,当然这是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,例如选双数字的日子,不选单日子,还有就是和咱们国家假期规定结合起来。

另外就是男女双方加重了物质要求,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,比如说男方、女方的家庭或者女方会对男方提出要什么样的汽车,特别是对房子的重视。此前这种观念都是比较淡漠的。

婚礼仪式的选择,大部分都会选在饭店,在家里吃饭是基本消失了,饭店里摆桌可能有十几桌、二十几桌甚至更多。

从新娘着装来看,一般都是西方的婚纱和中式服装兼有,有些中西合璧的意思。从服饰上来看有西化的倾向,婚礼仪式上,有时也会穿着西装拜天地,给父母行礼,尊天地、尊父母是继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。

现在还有一些人选择旅游结婚,和办婚礼的比例相比,我觉得还是稍微小一些。婚礼仪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追求的是一个公众的场合,如果男女双方的老家不在一个地方的话,还会在两边办。

另外还有一种形式是去教堂办。

所以现在婚礼整个趋势是多元化的自由选择。

但是从趋势看,所以婚礼从服饰、宴席和新房及新房的设施都向往更现代。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是我们人民的生活大幅度的提高,与文革前和文革时期相比,这是事实,这是一方面,另外一方面,我觉得,现代人结婚还是比较追求物质,而比较轻精神。也有所以给双方的父母尤其是男方父母很大的负担。

我认为应该根据不同阶层的实际情况出发,然后再去选择,不要特意去追求要攀比。

现代人择偶重物质轻精神

问:在精神层面,您觉得过去的门当户对在现代人眼里还重要吗?

邢莉:择偶方式是婚礼仪式的前奏,它也是是研究社会变化一个非常好的研究视角,实际上实际上也是在研究社会它也在多元。

所谓门当户对应该说是咱们的传统文化,五六十年代,择偶价值观的变化也会非常大。50年代择偶标准是劳动模范、战斗英雄和革命干部,他们的社会地位高受人尊敬。

而`老干部也会选择大学生。他们年轻美貌,有知识。那时资本家是有钱,但那个时候从革命思想看,他不会找资本家的子女。

文革之后变化更大,那时错误地把人分为“红五类”、“黑五类”,还要“”查三代“。人与人之间界线很大,不合谐。由于社会政治的影响,择偶趋向是找出身好的,找“”红五类“,不找”“狗崽子”,这样地位比较高的是红五类贫下中农,比如有的女大学生,出身是所说的“富农”,为了个人的前途和孩子的命运,可能她会找一个学历相差特别大的人结婚,甚至于找个小学毕业的解放军同志结婚。

有些工人愿意娶这样的女大学生,还有的人根本就看不起女大学生,不愿意娶,这也是很大的反差。当然文革时还有同阶层的人结婚,比如说狗崽子就跟狗崽子结婚,资本家的子弟就跟资本家的子弟结婚,他的初衷是什么?就是我不要影响别人的政治前途,因为我的出身不好,男方如果提干部的话,那么会记录女方的出身,为了不被影响,不要找这种人。


现在的年轻人好像对财富、相貌考虑比较多,女孩就说得现实点。在我们那个年代觉得不太可能,比如说有个女博士,从事文化研究,这辈子注定不可能挣大钱,但是她会找一个不是博士的能挣多些钱的男人,不管他从事商业还是从事广告,能挣钱的人,这样她就觉得是个互补。有的外地男孩就想找个北京女孩,借助女方的北京市户口或者北京市地位来改变他自己。

我举这些例子是想说,婚姻择偶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,并不是刚刚改革开放就这样了,它与社会的变化、物质的提高都有关系,跟房子的涨价、压力等等都是关联在一起的。

看一个社会的变化,在服饰上是一种显著的表现,就像过去写清代有没有辫子,其实看一个时代,服饰只是一个表象,最重要的是婚姻,婚姻才是更深层的、内里的变化,它的价值取向、它的审美趋向一方面在于自己的人生观,另外受社会的变化、政治的影响很大。


评论区

共 0 条评论
  •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,赶紧来抢沙发吧~

【随机内容】

返回顶部